券商普遍认为2016年国内资金面仍会处于相对充裕的状态,2015年8月份的双降标志着中国新一轮宽松货币周期的重启,未来国家政策面也会较为宽松,而大类资产配置有向A股转移的趋势,“慢牛”成为机构普遍认同并且期盼的市场形态。然而,今年仍有通缩、降息空间受限、人民币贬值压力、信用危机高发等风险,预计会对股市产生影响。
海通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宽松虽是2016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但2016年宽松空间肯定比不上2015年。中信证券同样表示,2016年中国进入金融周期后半场中段: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行不可避免,但供需结构调整将加速;另一方面,直接融资渠道供需两旺,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提升。国际比较经验显示,其他国家在类似时期的股票年化收益率均值为5.8%,高于债券(国债)3.9%的水平,相对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与实体经济关联更密切的资产,股票仍有超配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和往年相比,在针对2016年A股市场趋势判断上,各项制度改革的推进及其影响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