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检查方法上,证监会将进行分类核查筛选,结合IPO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制度,针对“信息披露风险较大的项目”集中展开线索筛查]
[截至6月30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达到894家,再创历史新高。按照目前每个月发行不到20家的速度,排队企业消化完至少要5年。]
[排队企业一旦违法,就算主动撤回首发申请,该负的责任也仍然逃脱不了。今年1~5月,有17家首发企业退出IPO程序,其中有主动撤回的,也有证监会终止审查的。]
[2013年前10个月,证监会受理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486件,同比增长44%,收缴罚没款14876.3万元,同比增长近2倍。]
[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上证综指迎来一轮持续大涨,特别是2015年上半年,这种以改革牛为背景、以杠杆资金为推动的上涨表现出疯狂态势,股指也从2000点涨到最高5178点。]
先做后说,这是证监会新任主席刘士余的风格。正因如此,上周五证监会例行发布会没有公布IPO大检查的具体计划,业界也并不十分惊讶。
A股历史上各种检查不计其数,但是针对IPO排队企业进行的大检查,最为典型的之前只有一次。上一次IPO财务大核查始于郭树清任内,完成于肖钢在任期间,声势浩大、成果丰硕,令整个市场的参与者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一次,当证监会宣布启动新一轮IPO大检查时,市场各方都高度关注,希望可以对新一轮IPO大检查的推进计划窥探一二。
回顾历史,从尚福林到刘士余,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一直螺旋推进。启动股票发行制度改革、遭遇股市低迷、暂停IPO、启动检查、重启改革。而目前一个新的螺旋又进入到前半段,IPO大检查之后,改革又将走向何方?
“财务大检查淘汰一批不合格企业可以缓解‘拥堵’,但要根本化解‘堰塞湖’,还是要推行注册制。”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否则就算标准再严格,也依然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去“迎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