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调整 银行存款依然是主要的储蓄方式

2021-07-02 15:52

  至诚财经网为您带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调整相关消息,虽然说近几年在超前消费以及各种网贷广告的推动下,我国居民的负债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攀升。但是,我国居民储蓄率依然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而为了不断促进消费,盘活居民长期闲置存款,我国对于银行存款理财方面也是推出了不少调整。

  例如,叫停了靠档计息存款,叫停互联网存款以及异地存款业务等等,备受青睐的结构性存款也在不断下降。这不最近,我们存款市场又迎来了一个大变动。

  银行存款依然是主要的储蓄方式

  据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率峰值为52.2%,随后逐渐下行,但是我国居民的储蓄倾向在这几年又有了明显回升。

  具体来看,2013年至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倾向由30.1%提升到了33.7%,而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却是从20.6%下降到了16.8%。

  之所以出现农村居民储蓄倾向下降的原因,其实就是消费风潮刮起的滞后性,先从大城市城镇开始升温到降温,随后农村居民再经历一次消费升温到降温的过程。

  因此,不论怎么来看,银行存款依然是我国居民主要的储蓄方式。并且,我国的存款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70万亿。

  存款利率出现全新大变动

  6月21日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调整的消息传了出来,再加上一些银行从业人员的鼓吹,让很多朋友对于这次的存款利率调整变得云里雾里。那么,这一次的存款利率调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首先,调整机构的区别,这一次的存款利率调整是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从而得出的结果。

  将原来的乘法调整,改为了加法调整。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个确定这个调整方案的主体是一个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其受央行指导,但是没有实际货币权力,所以不能完全代表政策转向,更不是所谓的降息。

  其次,这次存款利率调整的具体影响方面。

  这次存款利率是有升也有降的,下降的是一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利率,比如大家熟悉的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等,

  而出现利率上升的主要是短期定期存款以及活期存款,这些灵活性比较强的存款利率是上升的。

  为什么进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调整?

  所以,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调整呢?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调整机制。如果从简单的表面来看,就是激活长期闲置资金,毕竟对于我国居民来说,银行存款依然是主要的储蓄方式,而长期定期存款不仅利率高还稳定低风险,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大量的定期存款不拿出去消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却是没有促进作用的。这也是为什么,不断在提促进消费的原因。

  同时,从另一方面来看,长期存款利率较高的话,也会倒是银行存款结构失衡,大家都去存款长期定期存款,短期和活期存款变少,自然会影响银行存款结构的稳定性,还会导致各家银行为了吸引存库争相提高存款利率,增加银行的负担,不利于存款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我们的钱袋子会有什么影响?

  既然上面已经说到,这一次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调整,是下调了一年期以上的长期存款利率,上调了短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利率。那么,对于大家来说,自然就做好高风险高收益的准备,曾经那些高收益低风险的“躺赚”模式已经开始离我们远去了。

  比如,被叫停的那些存款方式。所以,如果你的资产配置中,那些中长期以及高收益具备一定“躺赚”模式的理财产品比较多的话,那么你的钱袋子或许要扁一些了。

  当然,如果是活期存款为主的话,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提升,只是最终还是趋势依然是高风险高收益,想要低风险只能是接受低收益了。

相关推荐

2022银行利率会上调吗?明年定期存款利率会是多少?

大额存单利率最高是多少?定期存款多久利率可能会下调?

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调整 此次优化哪些方面?

拓展阅读
快讯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