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沪港创科金融论坛在港举行 政商金融及科创届大咖献言献策

2023-07-15 16:40

  首届沪港创科金融论坛在香港成功举办,众多政、商、金融及科创届大咖献言献策,共同探讨沪港科技创新前沿发展及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期推进沪港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与进步。

  会议上,由主办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沪港国际科创金融实验室”也在论坛上揭牌成立。

  沪港合作构建聚双城科创金融新篇章

  上海和香港历来被看作颇有渊源的“姐妹城市”,而二者在科创与金融方面的相似与互补更令人称道。论坛以“沪港协同·助力创科”为主题,是为促进沪港两地在科技创新和金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原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致辞中指出,举办沪港创科金融论坛的意义在于汇聚各方智慧,共同围绕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健全科创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效率、构建科创金融生态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科技创新与科创金融提供更多动力。他强调,在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构建科创金融体系和生态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发挥香港与上海的协同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发挥沪港两地的优势,也有利于提升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整体合力与效能,对于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在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在去年底推出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从顶层设计、循四大发展方向、八大重点策略,推动香港的创科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科创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初创企业由2020年的1500家发展到现在的4000家,并见证了10多家独角兽企业上市。本届政府将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这是驱动香港再创高峰的新引擎,亦是促进香港与大湾区高质量经济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此外,上海有综合优势,有多年的积累,科技资源、制造资源、金融资源,和内地融合是香港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了香港发展新的定位和使命,为香港的创科和金融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表示,香港与上海两地渊源深厚,同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担当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今年是沪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以“沪港协同,助力创科”为目标,不但有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也将为沪港合作添砖加瓦,有力促进两地的金融创新长远发展。

  众星云集探索全球科创金融前沿发展

  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杰,发表名为《加强沪港创科金融联动,共建世界级科创生态》的演讲。张杰表示,当下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恰恰是因为及时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积极拥抱经济全球化。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到来,中国正拥有前所未有的扎实基础,迎来史无前例的弯道超车机会,所以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新机遇。

  如何抓住新机遇?在张杰看来,现在的科学技术早已不再是以单一学科的形式呈现,而呈现出交叉性、综合性等突出特点。其次,对于科创与金融的关系,张杰认为两者共生共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繁荣同样有赖于科技的进步。而唯有科技创新实践与资本运作形成深度有机的结合,科技、产业与金融之间才能够达成良性互动,最终发挥出1+1+1>3的效果。最后,张杰强调,尽管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日臻完善,但也仍旧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基础学科研究重视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果不显著、创新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等诸多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建设世界级科创生态。

  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提到,香港科技园成立已经21年,上海和香港两地的高等院校教育水平非常高,科研实力雄厚,上海更拥有完备、先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他认为香港应该加强与上海及长三角多区域、多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加强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推动彼此之间在经济上更高质量的发展,相信与上海两地强强联手展开合作,可以打开两地多元的经济新篇章。

  查毅超还提到,香港科技园的创投基金,每投1元能收益18元,反映在科技企业去投资的价值。上市公司商汤、货拉拉、私募科技都是科学园的,2018年有7家科创公司成功上市,规模越来越大。

  而连接资金与科创,历来都是香港的特色也是使命,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称,“我们怎么把国际的关系引到国内,这就是香港很独特的定位,是别的地方没有办法取代的。我们也要尽量利用香港所处的独特位置,发挥‘引进来、走出去’的角色,贡献给我们国家。”

相关推荐

中信建投陈果:拐点明朗 港股再上台阶

宁波市级房票政策即将落地实施

时代变了 通达系困在过去

拓展阅读
快讯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