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烂尾楼盘停供风险扩散怎么回事?多地烂尾楼业主停贷

近期有烂尾楼盘业主集体决定停止还贷,引得不少烂尾楼盘业主效仿。如果这股风潮蔓延开来,有可能对楼市造成负面冲击,对楼盘销售更为不利,也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
如果是没有出售的烂尾楼,还不涉及购房者,只涉及开发商、银行、其他资金提供方、施工方和供应商,但是因为我国实现预售制度,烂尾楼盘很多已经销售完毕,或者某一期销售完毕,业主在付出真金白银后,面临楼盘无法交付的压力。由于大多数业主是贷款买房,每月还要支付月供。随着期房停工时间延长,日益接近交付日期,业主发现楼盘无法按时交付,心态越发不稳,有动力维护自身权益。
楼盘已经销售,正常情况下,房地产维持一定的毛利率,只要不是被各种财务成本拖垮,按时交付还有一定利润,开发商有动力促使楼盘交付。楼盘面临无力支付工程款的情况,绝大多数是房产公司旗下项目公司资金被转走,房产公司以项目公司出资为整个楼盘风险负责,真出事后,往往无法覆盖风险。业主只能迁怒项目监管方,凭什么银行可以继续收利息,期房业主却要面临房产烂尾的风险,而当初交上去的资金,为何没有做到好好监管,任凭项目方挪用?
开发楼盘是长周期项目,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做周转,预售也有一定合理性。
项目方挪用资金,是房企的惯用手段,房企有一个特色,做大的公司往往要高周转,在拿地、建房、回款、还债这个循环中,回款是关键一环,让整个循环持续转动下去,但是因为是高杠杆,在房地产压缩杠杆的大背景下,没有新钱进来,房企资金链断裂,导致多地出现烂尾楼。
应该明确一点,在这个循环中,最无辜的就是业主,业主主动要求强制停供,也是走投无路,其本心还是希望问题得到解决,能够早日成为真正的业主。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受伤害的不仅是业主,他们可能面临征信污点,还有整个楼市,楼市在危机持续下,买房者会更加谨慎,还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尽管有房产做抵押,但是没有交付的房产,只能成为坏账,当坏账增加,还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让烂尾楼活起来,早日交付才有利于千家万户的稳定,各地政府应该研究如何盘活烂尾楼,把死棋下活,追讨转移走的资金,或者引入有实力的房企,将保交付放在优先位置。
银行难辞其咎?
“不少项目逾期甚至烂尾与开发商挪用预售资金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和银行违规放贷以及地方相关部门不作为,监管不到位也有一定关系。”7月12日,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王玉臣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在很多烂尾楼项目里,银行违规放贷难辞其咎。
7月12日,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从近期公开的强制停贷告知书来看,主要内容是指出银行违规发放贷款;资金未转入开发商监管账户;未尽到专款资金监管的义务等。
多份强制停贷告知书显示,业主们反映的问题堪称触目惊心。以郑州名门翠园为例,业主直言,在房屋预售过程中,各银行如工商银行(4.450, -0.06, -1.33%)、华夏银行(5.160, -0.02, -0.39%)、郑州银行(2.640, -0.02, -0.75%)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典型的违规发放贷款,未履行资金监管义务的行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