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早知道:10月24日股市盘前点评分析

2018-10-24 08:34
  至诚网(www.zhicheng.com)10月24日讯

  大盘参考

  当前市场风险偏好依然不高的主因仍是市场中并未缓解的谨慎情绪。经过此前较长时间回调,短期市场大涨并不足以一举扭转悲观情绪。出于反弹过后依然较高的不确定性,资金短期也不会贸然博弈单一方向。不过,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仍相对较低,后市指数方面震荡的空间显然将有所约束。

  【要闻盘点】

  中国消费升级 仍将长期保持稳中有进

  从内部来看,中国居民的“财富效应”基础稳固,“进步效应”持续深化,消费升级仍有充裕潜力。从外部来看,得益于新中产崛起,消费行为范式的演进仍在延续,正从多个维度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空间。从改革红利来看,新一轮的消费促进政策展现出“轻刺激、重改革”的合理思路,有望通过深度的结构性改革打破短期瓶颈,增强消费升级内生动力,顺应消费范式外部演进。

  点评:中国消费升级仍将长期保持稳中有进。在杂音中识别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在改革中发现结构性的消费增长点,将更有助于投资者捕捉新的投资机遇。

  千亿资管计划吸引险资 回购与分红成关注点

  纾解股权质押风险的“真金白银”已经上路了。11家券商将出资210亿成立母资管计划作为引导资金,吸引银行、保险等其他机构参与,计划达成1000亿的基金规模。证券时报记者调查获悉,保险机构对这类产品有一定兴趣,在关注产品细则如何落地的同时,回购和分红条款也成为关注焦点。

  点评:在结构化的资管产品中,保险机构通过认购优先级份额,在拥有安全垫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为参与方式之一。

  多地政策支持千亿元资金有望增援上市民企

  目前,深圳市、北京市、江门市等多地出台政策,为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专家预计资金有望达数千亿元。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主要是以扶持龙头企业、“权重”企业为优先,这意味着,各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也将最先得到国资体系和金融系统的支持。

  点评:通过直接投资来支持民企是更为立竿见影的一种方式。目前,多地已通过国企入股民企的方式来解决民企流动性问题。

  多家千亿级房企收缩战线 裁营销增设计减开支好过冬

  去年底,房地产行业上演的是千亿元量级或者想晋级千亿元阵营房企的“抢人”大战,对规模的极度渴求,让这个行业的员工流动率一度达到35%以上;4个多月前,剧情开始反转,部分千亿元量级房企悄然启动了人事架构调整计划。

  点评:不过,即使在收缩期,房企也不是一味裁员。目前来看,开发商的人员调整总体原则是“减营销增设计”,“精总部,强一线”。

  109只个股解除预警 股价逼近平仓线个股锐减82只

  本周一A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大涨。虽然昨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有所回调,但《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昨日收盘,股价接近股权质押预警线和平仓线的个股数量,与本周一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多。而与上周五收盘时相比,股价接近预警线的个股数量减少了109只,股价接近平仓线的个股数量减少了82只。股权质押风险缓解,作为质押方的券商也可以稍稍松上一口气了。

  点评:对于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个股数量明显减少,直接原因是本周一个股普涨,而根本原因则是资本市场监管层积极行动,推出一系列政策纾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相关推荐

今日港股收评 恒指尾盘回落 石油股多数下跌中海油服跌超3%

今日股市收评 创指大涨超3% RCS概念领涨

今日股市行情午评 沪指重回2800点 创指一度涨逾2%

相关阅读
拓展阅读
恒指午后维持高位,交投热度回暖,个股涨多跌少。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56%,报24435.4点;国企指数涨0.37%,报9847.47点。主板全天成交1114.59亿港元,较上个交易日小幅增加。
2020-04-14 18:03:43
4月14日消息,早盘指数高开,随后逐步分化,深强沪弱格局显现。盘面上,RCS概念等科技题材大幅回暖。总体上,市场板块分化明显,个股总体涨多跌少,赚钱效应一般。临近上午收盘,指数冲高回落,沪指围绕2800点震荡,创业板一度涨2%。
2020-04-14 18:00:40
周二早盘,三大股指集体高开,盘初特斯拉、半导体、特高压等先后崛起,带动指数拉升走高,创指盘中一度涨逾2%,临近午间,指数维持高位盘整。盘面上,多数个股上涨,两市近50股涨停,市场氛围明显回暖,赚钱效应较好。
2020-04-14 14:19:55
昨天,强势股继续补跌,最重要的,航天长峰和金健米业双双见顶后大跌。这使得农业和医疗器械携手扑街。妖股上涨的结果,就是带领板块累积了更多的获利盘,一旦妖股挂了,板块的出逃资金跑起来就会更凶。
2020-04-14 09:29:50
目前正值年报业绩披露的高峰期,创业板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业绩压力对市场情绪的打击不言而喻。尽管3月社融数据大超预期,欧佩克减产协议也已经达成,但市场表现仍然比较谨慎,以致于,在快速回补上周缺口后,两市股指始终维持低迷震荡状态。
2020-04-13 17:41:49
快讯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