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火爆 问界M7订单破5万!背后这些上市公司有合作
至诚财经获悉,7月7日,在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称,问界M7订单量已超过5万辆。7月4日下午,华为发布AITO品牌问界M7汽车;作为AITO品牌的第二款车型,问界M7拥有纯电驱增程平台,6座大空间、AITO零重力座椅和全新升级的HarmonyOS智能座舱。发布会当晚,问界M7四小时的预定量就突破2万单,问届M7上市后48小时,订单已经突破5万单。中信证券表示,从问界M7中进一步看到我国智能电动车品牌正在带动产业链量价齐升,并不断带来智能化创新,看好未来2-3年我国智能电动车企及其产业链的大发展。
AITO品牌问界汽车是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在产品造型、内外饰设计及品牌营销方面与车企形成合作。随着问界M7的推出,可以看到的是,虽然华为极力说不造车,但掌控这些品牌还是轻而易举的。问界M7虽然打着赛力斯的旗号,但销售渠道和上市发布会都依靠华为,甚至连车机系统和动力系统也都是用的华为。
AITO是赛力斯和华为深度绑定的品牌,HarmonyOS智能座舱继承了华为终端卓越的流畅体验,赋予问界M7便捷的多设备互联能力;所有华为手机应用均可以在车机屏幕上操作,控制汽车硬件并远程遥控智能家居,实现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的鸿蒙生态闭环,对华为用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HUAWEI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专为增程系统打造的1.5T四缸增程器3.0,CLTC工况续航可达122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至5.8L。
据悉,目前华为与主机厂的合作包括:零部件供应、Huawei Inside和华为智选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就是最浅层的合作——售卖零部件和软件;Huawei Inside则是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整体全栈解决方案,如和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等合作;华为智选车模式则是在Huawei Inside模式上更进一步,从设计阶段就深度参与,车辆的内饰、用户体验、座舱、电驱系统以及生态等都由华为团队操刀,赛力斯汽车负责研发、核心技术、制造、交付和服务。可以说,智选车模式是当前华为与车企最深度、最高阶的合作模式,而AITO品牌的所有产品,正是出自这种模式。
东吴证券认为,问界M7销量值得期待,乐观假设情况下,预估问界M7每月销量1万辆。华为智选车模式值得重视,2022年-202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15%突破至50%以上的黄金时期,也是商业模式创新期。华为与小康股份的创新合作模式正处于重要验证期。
中航证券称,当前华为线下体验店数量超过5500家,远高于其他新能源车企,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及强大的渠道优势将赋能车企,助力车企卖好车。未来将有更多车企选择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中航证券认为,华为将智能手机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智能汽车赛道,发展路径清晰,建议关注华为产业链相关赛道,包括整车制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等领域。
目前,AITO品牌旗下只有问界M5一款车型在售,作为华为倾力打造的第一款车型,余承东对问界M5非常看好,曾定下年销30万辆的目标,并计划在年底前用一千家店面来卖车以实现目标。据小康股份披露数据显示,3月至6月问界M5销量分别为3045辆、3245辆,5006辆,7021辆。虽然问界M5的销量来看,其还在稳步增长,但距离年销30万辆的目标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问界M7的推出,确实可以提高AITO品牌销量,但能否助力AITO品牌达成年销目标,这个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近日,一些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向AITO品牌问界汽车供货情况:
明新旭腾表示,公司是问界M7的超纤材料供应商。
吉大正元表示,公司的密码安全设备应用到问界汽车,公司与华为未在智能汽车领域进行直接合作。
博俊科技称,公司子公司重庆博俊直接为问界M5和问界M7供货。
海联金汇表示,公司为问界M7提供安全结构件等产品。
云海金属称,公司为问界M5提供仪表盘支架。
川环科技表示,公司参与了赛力斯全系车型的管路系统配套研发,问界M5已经上市销售,公司正根据赛力斯下达的管路系统订单积极组织生产。
蓝黛科技称,在触控显示业务新能源车载方面,公司目前通过向华阳电子批量供货仪表显示屏,最终搭载在问界M5上。
冠盛股份表示,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已经与AITO品牌问界M5、威马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有业务合作关系。
华阳集团称,公司为问界M5提供液晶仪表、大功率无线充电及NFC钥匙模块等产品。
相关概念股:
华阳集团(002906.SZ):公司为国内汽车电子龙头,HUD业务市占率第二(16%)。HUD的配套客户涵盖头部自主和合资品牌。公司W-HUD已搭载长城、长安多款走量车型量产,AR-HUD搭载广汽车型量产。与华为签署合作意向书有望将进一步拓展双方在HUD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双方将实现产业内强强联合,有望助力公司在HUD领域,尤其是AR-HUD前瞻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公司将为问界M7配套HUD产品,预计后续有望进入更多相关客户车型。
拓普集团(601689.SH):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经完成了空气悬挂、电调管柱、一体化压铸等新产品的开发,拥有8大系列产品,单车配套价值量约3万元,持续探索Tier0.5级的合作模式,相继获得理想汽车(铝副车架)、一汽(热泵总成)等重点订单,与海内外多家创新车企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中科创达(300496.SZ):公司先后收购了多家汽车软件相关的公司,包括Appsys(爱普新思)、Rightware 、MM Solutions、辅易航等,大力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技术。在2022年CES展上,公司发布了基于高通第四代数字座舱平台(高通SA8295)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和融合泊车技术与解决方案。
德赛西威(002920.SZ):公司与高通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德赛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业务线,涵盖从智能传感器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相关算法的全栈自研解决方案及多种形态业务模式组合。第一代高算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平台 IPU03,已在小鹏汽车的P7、P5 车型上大规模量产供货;新一代高算力平台基于英伟达 Orin 芯片,已获得众多项目定点。网联服务业务线,探索以软件驱动的新型商业模式。已实现整车级 OTA、网络安全、蓝鲸 OS 终端软件、智能进入、座舱安全管家、信息安全等网联服务产品的商品化。
相关推荐
闻泰科技(600745.SH):智能座舱产品即将量产 拟切入车载摄像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