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龙头药企疯狂囤猴 国内医药行业出现猴荒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2022
多家龙头药企疯狂囤猴
国内医药行业出现猴荒
实验猴价格飙涨20倍!多家龙头药企疯狂囤猴。医药研发企业正在大举收购实验猴。6月6日,昭衍新药将2万只实验猴划归至名下,而像昭衍新药这样大量“囤猴”的CRO企业还有很多。供不应求,使得实验猴的身价水涨船高。以食蟹猴为例:此前单价不到7000元,目前已暴涨至16万。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实验猴存量仅有约3万只,市场上“有价无猴”的呼声越来越大。
高校研究性试验动物一般为白鼠,但你们知道实验猴吗?由于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恒河猴、食蟹猴被用于免疫系统疾病,尤其是近两年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供不应求,导致实验成本增加!价格翻了十好几倍!另外,美国各种病毒实验加剧了病毒传播风险,各类药企不断研发补救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医药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近几年来中国医药市场需求旺盛,终端规模持续上升,医药行业持续高增长。中国药品领域“供给侧”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细分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均未达到均衡。一方面,高端的好药新药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另一方面,低端的仿制药过剩,供给远远超出市场总需求。医改步入深水区,医药行业溯本清源,2021年下半年看好创新产业链和医药泛消费领域。目前我国医改已经进入新时代,化药仿制药带量采购、高值耗材集采、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持续加速推进,政策进度及强度不断超预期。本轮医改的中心思想是鼓励创新,提高药品/器械质量,医保的不合理支出向有效支出转变。在这一趋势下,创新药、CXO等创新产业链领域将长期受益,而医保非相关的医药泛消费领域,也将成为政策避风港。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大批“重磅药物”的专利集中到期,中国制药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发改委拟放开基本药价,药价管理模式迎来变革,医保收支约束下的药价难以迎来普涨,医保药价管控模式变更,低价药、非医保药、OTC和血液制品等有望实质性受益。国资企业是中国经济巨大的存量资源,国资改革正在不断激活中国经济微观主体动力,中央政府发布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文件,国企改革将迎来全面提速时期。预计今后5-10年,医药行业产业总量将持续增长,利润总额也稳定在一定水平的增长之上,到2025年中国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将达5780.2亿元。
互联网赋能医药产业
医药产业互联网行业是以医药企业为中心,依托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深度对接,通过资源数字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要素互通共享,实现产业互联、平台协同、要素融通,进而面向产业生态链、供应链的各类产业成员,提供医药生产全要素、医药制造全流程、医药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产业协同互联生态网络。随着医疗大健康行业的逐步发展,大健康行业整体的不可分割性愈加凸显,痛点也愈加明显,如单纯的在线问诊,医药线上购买并不能解决患者的真正需求,患者对于如何进行下一步诊疗、用药等仍会心存疑问。医药产业互联网企业作为拥有强大科技赋能能力的一类企业,在全生态布局上有着先天优势,通过将原本医药治疗链逐渐向上游的支付、诊疗以及下游的管理、复诊提醒相结合,形成生态链的完整闭环,在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前提下还可获知用户对于大健康的真正需求,并作出调整,助力大健康产业整体的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新药研发及销售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新药研发时间成本及支出不断提高以及专利到期后仿制药对原研药利润的实质性冲击,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为了缩短研发周期、控制成本、同时降低研发风险,逐步将资源集中于发展自身核心研发业务,着重集中于疾病机理研究及新药靶点的发现及研发早期阶段,而将后续研发中晚期及开发阶段涉及的药物化合物筛选及研发、数据采集分析、临床、委托生产或加工等产业链环节委托给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借助医药研发服务企业资源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具有高度专业化和丰富经验的临床试验团队,更加有效地控制研发管理费用及协调内外部资源配置。作为新药研发领域中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凭借其成本优势、效率优势等特点实现了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医药研发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对此,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医药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就是通过深入市场调研,通过一手数据的积累,对当前行业进行一个整体的剖析,分析行业发展轨迹,并预测出最终行业走向何处以及哪些点会大概率成为行业二次增长点。这样企业能够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规避企业发展过程危险,抓住快速发展的机会,明确企业最终发展目标,帮助企业少走弯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