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 债券投资发展和债市规模分析
年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 “绿色”成市场投资焦点
据统计,截至6月9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同比增长73.72%。沪深交易所今年积极推动绿色债券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探索,深交所首批专项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绿色债券在3月份成功发行,上交所于近期修订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推出低碳转型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品种。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尤毅表示,绿色债券目前的发展面临历史性的市场机遇。债券市场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与主流绿色项目融资需求相契合,绿色债券发展空间巨大。
央行等三部门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据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联合公告,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依法合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专家表示,这是我国推动债券市场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充分展现我国对外开放坚定决心。
债券投资是指债券购买人(投资人,债权人)以购买债券的形式投放资本,到期向债券发行人(借款人、债务人)收取固定的利息以及收回本金的一种投资方式。债券的主要投资人有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公司或投资银行,各种基金组织。此外,公司、企业以及个人也可以将闲置资金投放到债券上,投资人以相当于债券票面价格的货币购买债券,按照一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取得收益,在规定的期限到来时,再收回本金,债券按发行人可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三种。
债券投资发展和债市规模分析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债券投资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诸多改革开放政策密集落地。当前,我国债市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外资持债规模在中国债市中的占比仅有3%,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水平。从理论上来讲,全球资本有进一步增配中国资本市场的空间。
截至2022年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77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2%,环比微降。
今年4月以来,尽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但都是阶段性和外在的。总体来看,我国产业体系全、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改革开放红利多、经济治理能力强,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的影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外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长期趋势不会改变的主要因素还包括利于债市开放的宏观政策环境、外资机构不改长期增持的热情等。
中国债券对境外投资者仍具有较大吸引力
国内,受各类因素影响,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均出现一定的波动。而长期以来,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各类金融资产中始终保持着较为独立的收益表现,从而成为境外投资者眼中的最佳“避风港”。尽管中美利差出现名义上的倒挂,但从实际利差来看,我国债券收益率在全球市场中仍具有相对优势,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大。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债券投资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