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一季度亏损4.8亿同比收窄 生鲜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叮咚买菜一季度亏损4.8亿同比收窄
6月15日,叮咚买菜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叮咚买菜一季度总营收为54.437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8.021亿元增长了43.2%。
其中,公司产品营收为53.75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7.572亿元增长43.1%,主要受订单数量和平均订单价值增长的推动。服务收入为68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4490万元增长52.7%,主要是由于叮咚会员计划的客户数量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叮咚买菜的总订单量从2021年一季度的6980万增长到本季度的8060万,同比增长15.6%,而GMV从2021年一季度的43.035亿元增长到本季度的58.513亿元,同比增长36%。
与此同时,叮咚买菜在今年一季度的亏损也有所降低,今年一季度亏损了4.774亿元,2021年同期则是亏损了13.847亿元,同比下降了65.5%。这也是叮咚买菜近7个季度以来亏损最少的一个季度。
生鲜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对于生鲜零售而言,线上和线下只是渠道的外在表现,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渠道的融合是必然。围绕用户本身,满足他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好、更快、更近的消费体验,是新零售的核心。在巨头带动下,目前生鲜新零售的行业格局基本已经确定。供应链是未来生鲜新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包括采购、流通、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质量把控最终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体验。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是供应链改造的方向,也是解决消费者体验问题的重要砝码。未来的生鲜新零售企业如果可以通过大数据画像,就能精准了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并进行趋势预测,做到精准营销。
伴随着众多快消品牌在即时零售渠道销售取得快速增长的同时,即时消费助推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根据行业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即时配送领域交易规模增长率在30%-40%之间,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20年即时配送市场规模达到1700亿元。
2020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将继续增长至19135亿元。从消费属性来看,生鲜品类具有刚性需求、高频率购买、短消费半径三大属性。作为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食材,生鲜具有明显的刚需特性,同时生鲜本身容易腐烂变质,保质期相对较短,故以“鲜”为美,消费者为追求生鲜的新鲜度,往往会多次少量购买生鲜产品。
新冠疫情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叮咚买菜等电子零售商分销的新鲜蔬菜。然而,中国的在线生鲜零售产业竞争非常激烈,腾讯、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参与竞逐,推动了产业竞争更趋激化。
未来生鲜行业有望逐步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融通,一方面,线下门店能通过生鲜引流,以高水平的运营能力实现自身盈利;另一方面,线上业务能在建立品牌区域认知度的基础上触及更大范围的用户,突破线下社区生鲜销量和用户群的瓶颈,并能以更贴近社区的配送距离降低电商物流成本。线上线下的全面打通有利于生鲜行业市场规模的进一步爆发,通过覆盖更大范围的用户,短距离短时间的便捷配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消费者。诺信作为国内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将深度挖掘生鲜行业的投资风口。
想要了解更多生鲜零售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生鲜零售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