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理财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投资策略分析
私人理财一般是由独立的中介理财顾问机构提供的综合性理财规划服务,这种服务是基于中立的立场,不代表诸如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也不仅仅代表消费者的利益。这种理财规划服务涉及范围广泛,根据客户个性化和多元化以及长期性的理财需求,判断所需要的金融理财工具,追求不同资产组合所产生的专业价值和长期的客户服务理念。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私人理财行业投资策略分析及深度研究报告》显示:
私人理财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投资策略分析
近年来,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以及信托都努力发展私人理财业务。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还比较落后。传统的家庭观念是影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首要原因。传统的互助观念抑制了对个人理财的需求。虽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还受以上观念的因素的制约,但随着我国诸多传统观念的转变,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终将获得健康快速全面发展。
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高净值人群,为其提供财产投资与管理等服务。按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办法》,私人银行客户是指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家银行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私人银行客户标准,大致在600万-1000万元之间。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0万亿元,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37.51亿元。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实施,今年是过渡期收官之年。理财净值化整改是资管新规中的关键一环,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大限临近,银行理财正加速转型,打破刚兑、风险自担的市场化模式逐步形成。
与AUM增长相对应,2021年18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整体呈现出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均已超过10万户。其中,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19.9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7%;招商银行则以高于其他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标准(私人银行客户门槛为管理资产1000万元以上),实现两位数增长,截至2021年末,该行私人银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22.09%至12.21万户。而从增长率来看,宁波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上涨迅猛,报告期末,该行私人银行客户约1.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0%。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6137.73万个,较年初增长47.45%,同比增长137.71%,其中个人投资者达6114.09万人,较年初增加1965.99万人;机构投资者23.64万家,较年初增加9.26万家。
市场人士表示,未来理财产品出现较大净值波动,甚至跌破初始净值属于正常现象,投资者应客观理性看待此现象,短期市场波动可能会影响产品净值,但长期来看,以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为主要配置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仍然相对安全和稳健。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长期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同步的市场研究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私人理财行业投资策略分析及深度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