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与投融资现状分析
2022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与投融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众餐饮消费形式与观念逐渐多元化,“宅经济”“懒人经济”渐兴,加上冷链技术的进一步完善,预制食品成为更多人的饮食新选择。
上市公司加快“抢食”预制菜领域,老牌公司纷纷加大业务布局,新进入者快速跑马圈地。部分公司预制菜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占总营收比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目前国内共有6.81万家预制菜企业,仅2020年至2021年就新注册成立1.7万家。在疫情之下,预制菜一夜蹿红,并呈现出“万企抢食”的火爆局面。
鲁、豫、苏、粤等地更是掀起对“预制菜之都”的争夺,投入巨资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其中,今年4月,山东省潍坊市明确了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的目标,力争到2024年预制菜市场主体达3000家左右,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000亿元,并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
2020年和2021年,国内一级市场共发生23起与预制菜相关的投融资事件,珍味小梅园等一批预制菜新贵乘势而起。特别是2021年4月,被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登陆A股,更是在一级市场引发骚动。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迫使传统餐饮企业寻求新的增长点,预制菜逐渐成为堂食、外卖之外的另一就餐选择。以传统餐饮企业西贝为例,截至2022年春节,其旗下聚焦预制菜的贾国龙功夫菜,不包含堂食和外卖,3年时间零售业务销售达3亿元。
除传统餐饮企业外,外卖平台、商超、生鲜电商等也纷纷入局。据饿了么预制菜业务负责人黄震介绍,饿了么已成立专门团队优化细分行业运营,联合商家新增预制菜、半成品菜等选项,并利用AI菜品分析系统,挖掘开发新品、新口味,截至今年5月,平台累计上线超过100个半成品菜和预制菜。
近两年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宣布布局预制菜业务,更有嗅觉灵敏的公司已早早入局,在“业绩大考”中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国联水产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公司预制菜业务实现快速成长,分别实现营收6亿元、7.3亿元和8.4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不断提升,分别达到12.96%、16.24%和18.8%。“尝到甜头”后,国联水产表示,未来将全面聚焦预制菜领域。
老牌预制菜企业不断加码投资,利用先发优势持续扩大市占率。部分公司则跨界进入预制菜领域。
今年3月,安井食品公告称,拟投资10亿元用于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得利斯此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2022年公司预制菜业务规划目标为12.5亿元。
此外,唐人神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已研发出数十种预制菜产品,今年将组建高效率的预制菜研发团队。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生猪全产业链优势,重点开发猪品类产品;福成股份则表示,公司预制菜销量实现增长,预制菜将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
今年3月,广东省出台了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河南省由农业农村厅牵头研究制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成立预制菜委员会……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自2017年以来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河南、江苏分别以0.82、0.63、0.56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包揽前3名。
《2022-2027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