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传感器行业市场调研 光电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光电传感器行业市场调研
光电传感器以光电效应为基础,把被测量的光信号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光电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因此光电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光电传感器应用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提到了新的高度。2013年,为进一步增强传感器产业的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传感器产业创新、持续、协调发展,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在国家“十二五”期间较为密集的政策扶植下,我国传感器行业得到了飞跃发展。进入国家“十三五”以来,2016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工业强基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中提出组织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一批示范项目,重点支持机器人“三大件”、高端传感器、高端医疗设备部件、超级电容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重点围绕新型材料、大数据、传感器等提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十项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涉及包括新型传感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传感器的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在一系列政策持续出台的背景下,我国传感器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光电传感器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分析
光电传感器行业进入的资金、研发、技术、人才等壁垒较高,早期我国市场需求主要依靠进口。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我国进入光电传感器领域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逐渐成为全球光电传感器生产大国。但我国光电传感器行业大而不强,大部分企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竞争,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与国外先进企业技术差距较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数量较少。
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光电传感器下游行业发展迅速,拉动光电传感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2019年,我国光电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94.7亿元,同比增长31.7%;预计未来5年,我国光电传感器市场将保持28.0%左右的增速增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25.0亿元左右。
光电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高集成化
由于设计空间、成本和功耗预算日益紧缩,在同一衬底上集成多种敏感元器件、制成能够检测多个参量的多功能组合MEMS传感器成为重要解决方案。
2.低功耗
降低传感器功耗,采用环境能量收集实现自供能,增强续航能力的需求将会伴随传感器发展的始终,且日趋强烈。
3.智能化
技术发展表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将推动众多新型下一代传感器产品的发展。随着5G通信、大数据、AR、VR,云计算等的发展,以及机器人内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世界从原有的电了时代进入智能时代,传感器也迎来一个新的智能化时代。
想要了解更多光电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光电传感器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