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民用航空项目建设及投资布局分析
民用航空项目建设情况,民用航空产业项目投资布局如何?民航局按照“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持续推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国家综合机场体系,提升空管保障服务水平,加强科教设施保障能力,稳步推进民航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2中国民用航空项目建设及投资布局分析
中国东航集团与临港新片区合作启动七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20亿元,以大力推动优化航空产业链在临港新片区的整体布局,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的民用航空产业新高地。
6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下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东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表示,项目将在未来5年内建成达产。
此次启动的七大项目,包括6个产业项目和1个保障项目,分别是:亚太一站式航空物流枢纽项目、国际化航空维修服务平台项目、航空金融服务项目、亚太航材贸易与分拨中心项目、航空地面设备系统服务项目、航空发动机合资项目、宜居数字化绿色微城市项目。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版民用航空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智慧民航建设作为行业“十四五”发展的主线,主要目标是建成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能协同、开放共享的智慧民航体系,使民航发展方式实现深刻变革,安全基础更加稳固,运行保障更加高效,运输服务更加便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据了解,今年1月份,民航局印发《智慧民航路线建设图》,进一步提出将智慧航空运输和产业协同发展作为智慧民航建设的重点内容。
其中,智慧航空运输是以“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为四大核心抓手,主要任务是构建高效安检、快速通关、无忧签转、“有空就座”,以及便捷舒心的旅客服务生态和高效的航空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空中交通服务的全局化、精细化、智慧化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机场运行协同化、服务人文化、作业智能化、建养数字化,打造一体化创新型的数字政府和监管平台。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主要通过构建“民航+数字产业”共同体,“民航+先进制造”产业链和“民航+绿色低碳”生态圈,推动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在民航的应用,打通先进装备制造、维修、运营的全产业链条,采用绿色核心技术、可持续燃料、新能源装备,实现产业和行业的深度融合,以赋能行业高质量的发展。
《2022-2027年版民用航空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