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调研 食品添加剂发展方向分析
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调研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产业链中,上游为食品添加剂原料,主要分为绿色天然成分及精细化工类原料;中游为各类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等;下游为应用,主要用于制作各类食品,如饮品、乳制品、调味品等。
目前国外有15000种合法食品添加剂,我们仅有2300多种,食品添加剂落后也会影响食品工业的发展,中国的食品添加剂需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品种数量上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中产阶级和新生代力量的崛起、消费升级的驱动,促使食品消费从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发生转变,中高端、健康等产品概念成为未来食品消费趋势,这对一直和食品安全概念纠缠不清的食品添加剂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 年以来,我国接连出台食品行业相关政策规划,一方面有助于净化规范现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我国食品添加剂企业规模、效益有所下滑。
2020年,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产量达1337万吨,比2019年增长5.4%;销售额为1279亿元,比2019年增长4.9%;出口额34.78亿美元,同比下降6%。全行业实现了2020年度生产销售正增长,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中国的食品添加剂近几年在生产应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成本、品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业大而不强,尽管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产能增长迅速,产能居于世界前列,但是整体行业呈现大而不强态势。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如国内柠檬酸、维生素C、山梨醇等产品销售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由于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价格持续走低,生产装置经济效益差,另外许多新开发小品种也逐步呈现盲目建设,产能扩增过快的现象。但随着消费升级,天然着色剂产品正在去除多余产能,进行结构性调整,产业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细加工转变,由单一着色功能向复合功能拓展。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版食品添加剂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分析
高糖带来的巨大危害是肥胖人群的迅速增加。美国肥胖率高达 38.2%,是全球肥胖率最高的国家。墨西哥成人肥胖率高达 32.4%。新西兰为30.7%、匈牙利为30%。肥胖对于国民经济和人力资本都有重大影响,会降低生产率、缩短预期寿命,并增加残疾率和卫生保健成本。鉴于高糖对国民健康的危害日益凸显,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将降糖提升到国家强制管控层面,部分海外国家已经开始征收“糖税”。我国于 2017 年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其中提出“ 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 全球政策的引导,将会推进无糖/低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国内,近年来随着网红饮料“元气森林”的大卖,促进了上游无糖原料市场的繁荣。赤藓糖醇、菊粉等无糖甜味剂更是受到厂家的青睐,预计低糖、无糖市场将继续以较高的发展速度增长。
食品添加剂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市面上常见的食品、饮料等产品中,大多数都添加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居民对食品添加剂的认可度提高,以及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市场需求将多样化发展,食品添加剂的营养化、功能化、绿色化将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想要了解更多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版食品添加剂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