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码头行业市场调研 政策加持下行业发展前景向好

2022-07-08 16:25

  港口码头行业市场调研

  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港口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进出口也大幅增长,而需求增长必然迎来港口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港口强国。

  2022年6月29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5.74点,较上季度下滑6.5点,跌入微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128.43点,较上季度下降7.33,维持较为景气区间。虽然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仍保持在景气分界线上,但是干散货海运景气指数已经跌破景气分界线,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也逼近景气分界线。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6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近几年,港口吞吐能力适应性保持在适度超前状态,一度触及超前水平,供求关系和新港区开发使竞争加剧,经营效益受到一定影响,部分码头公司债务问题开始显现,市场调节作用也发挥作用,建设投资连续6年负增长,供求关系趋向改善,资源整合不断推进。

  沿海港口建设投资规模自2012年开始连续6个年度负增长,投资规模由2016年的858.90亿元下降至2018年的563.40亿元。2019年,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投资规模为523.81亿元。截至2020年11月,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投资规模为564.36亿元。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布局。

  受港口建设接近饱和、行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投资不足等不利影响,市场总体增长空间受限,沿海传统水运建设工程市场投资持续负增长。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我国沿海建设投资额呈下降趋势,新增各类泊位数量整体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各类港口整合的持续深入,近年来,我国港口泊位总量虽下滑,但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数量仍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2020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分别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广州港、青岛港、天津港、厦门港、苏州港、营口港和大连港。2019及202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CR3、CR5、CR10基本持平,2020年分别为37%、54%和72%,说明我国港口竞争格局已基本稳定,市场集中度较高。港口运营企业依托所在地港口开展业务,企业市场集中度同样处于较高水平。

  政策加持下行业发展前景向好

  港口建设与发展在我国政策中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及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发挥上海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北部湾港、洋浦港等国际枢纽海港作用,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推进天津北方、厦门东南、大连东北亚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到2035年,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数量要达27个,内河主要港口数量达36个,同时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可见我国港口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向好。

  想要了解更多港口码头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6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相关推荐

玻璃水行业市场需求大吗?玻璃水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便携式储能电源行业市场调研 便携式储能电源行业前景展望

光伏玻璃行业发展现状 光伏玻璃行业发展前景

拓展阅读
快讯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