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如何?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如何?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综合优势明显,是名副其实的产业大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有色金属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三种黑色金属,以及铀、钍等25种放射性金属之外的铜、铝、铅、锌、镍、锡等59种金属,以及硅、砷、硒、碲等5种半金属,合计64种元素。
2021年,铜精矿进口2340.4万吨,同比增长7.6%,进口金额567.6亿美元,同比增长55.6%;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552.9万吨,同比下降17.2%,进口金额5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5%;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561.9万吨,同比增长15.7%,出口金额194.7亿美元,同比增长48.7%。
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2022年一季度,有色金属企业信心指数为49.8,比上季度上升1.1个点。其中,本季度即期指数为49.0,较上季度回落0.4个点。下季度预期指数为50.4,较上季度上升2.2个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5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724.8万吨,同比增长0.9%。其中,精炼铜、铅、原铝产量产量分别为440万吨、299.9万吨、163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3.6%、0.3%;锌产量为272.1万吨,同比下降0.9%。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5月份,国内铜现货平均价为71939元/吨,同比下降2.6%;铝现货平均价为20450元/吨,同比上涨6.4%。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绿色发展、资源保障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加快有色新材料、新业态创新发展。将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拓展为民机材料合作机制,推进落实年度重点任务,跟踪新能源汽车平台建设进度,强化工作督导协调,形成年度标志性工作成果。实施新材料“补短板”,建立有色新材料数据库、行业测试评价中心,完善有色新材料基础体系。同时,推动有色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建设先进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拓展应用领域,探索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想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2-2027年有色金属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2022-2027年有色金属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