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行业市场调研 渔船行业前景展望
渔船行业市场调研
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加剧的影响,中国渔业资源开始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开始推动禁渔期,用来恢复渔业资源,再加上对于老旧渔船的淘汰,使得渔船数量不断减少。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20年国渔船数量不断下降,到2020年中国渔船数量下降至56.33万艘,同比下降22.96%。
中国远洋渔船修造行业主要集中在国家远洋渔业较为发达的沿海省市。其中,浙江、山东和福建三省远洋渔船自主设计和修造能力相对较强,因此上述三省远洋渔业发展迅速。
截至到2020年底,全国共建设有(包括建设中)国家远洋渔业基地3个,分别是位于浙江的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山东威海的荣成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以及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渔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远洋渔业有很大的发展,产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随着行业装备水平和整体实力显著提升,远洋渔船市场规模也不断变化。2018年,我国远洋渔船市场规模42.90亿元,2019年为37.28亿元。整体来看,我国远洋渔船行业是一个古老而又发展缓慢的行业。
近年来,我国远洋渔船业建设了一批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远洋渔船,5年以内船龄的占远洋渔船总数52%,10年以内的占72%。同时,我国远洋渔船自主设计与建造了金枪鱼围网船、秋刀鱼舷提网船、超低温冷藏运输船等大型专业化远洋渔船,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大部分船载关键设备和部件实现国产化,渔船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16年中国机动渔船吨位持续上升,到2016年中国机动渔船吨位达到1055万吨。2016-2020年中国机动渔船吨位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虽然2018年略有回升,但是随后中国机动渔船吨位继续下降,到2020年下降至980吨,是从2013年以来最低值。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15年中国机动渔船功率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较少。2015年以后中国机动渔船功率呈下降趋势,到2020年中国机动渔船功率下降至185.64亿瓦,同比下降6.74%。
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远洋渔船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是由于渔船的价格高昂,而远洋渔船由于其远洋特性,较普通需要功能更强大的设备,因而价格更昂贵,导致还有许多老旧渔船存在。
渔船船龄大、自动化和信息化设施落后,且大都采用手工操作,机械化、自动化、集成化程度不高,而这个问题是在我国普遍存在的,与其花费大价钱换新船提高捕捞效率节省人力,渔民更乐意使用旧船增加出海时间和次数。
渔船行业前景展望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拓远洋渔业资源,抢占市场,相关的远洋渔船及配套设备在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为了在渔业市场中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国的远洋渔船行业也在不断发展。随着我国船舶工业进入结构调整期,远洋渔船也正向大型化、信息化、节能化等方向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渔船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渔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