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康复机器人主要针对失能及失智人群,如瘫痪、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等,可分为辅助替代型和训练治疗型机器人。其中,辅助替代型机器人主要面向老年群体和残疾群体,针对患有老年慢性病以及永久残疾患者等存在行动障碍的人群,主要包括外骨骼机器人、上下肢康复机器人和移动式机器人。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康复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产业链上游市场参与者主要为康复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主要包括硬件生产商和软件供应商。产业链中游环节主体为康复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生产商,是康复机器人设备的技术所有者。下游涉及终端消费群体,包括医疗机构、养老院、疗养院和个人消费者。
2020年7月,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天智航在科创板上市,标志着我国的医疗机器人领域发展步入新阶段。当前医疗机器人领域在全球及我国均处于市场的高速增长期,全球的年度复合增长率约为30%,而我国的市场增速更快,年度复合增长率超过50%。
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
但当前国内市场的国产化率不足5%,其中手术机器人87%的市场被美国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垄断,康复及辅助机器人则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因此,未来国内市场的市场增长及国产替代空间将非常广阔,我国将成为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
2021年1月4日,智能康复机器人创新企业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张江高科领投,联想之星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创新康复机器人产品的研发注册、加速丰富康复智能硬件产品矩阵和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智能康复将成行业新风口,智能康复机器人将是行业投资热点。
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当前我国拥有上市产品的医疗机器人企业中以康复机器人企业最多,且多集聚于广东和河南;技术难度最大的手术机器人企业则集中于前沿医疗器械企业扎堆的北京、上海和江苏;辅助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企业整体较少。
目前,我国康复机器人中高端市场被欧美品牌垄断,例如:Hocoma公司的Lokomat,WOODWAY公司的Lokohelp。国内康复机器人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出现规模较大的康复机器人企业,国内从事康复机器人的企业主要包括埃斯顿、璟和机器人、大艾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睿瀚医疗、安阳神方、迈康信、尖叫科技、迈步机器人、程天科技等企业。
目前国外的康复机构配备的主要是功能更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多自由度的牵引式/悬挂式康复机器人。牵引式/悬挂式康复机器人的分类尚未有通用的标准。按照针对的肢体部分不同,主要可分为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牵引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和悬挂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如今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利好因素正在不断累加,发展潜力正在不断凸显,未来势必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根据Frost & Sullivan报告,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自2017年起步,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57.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3年约达20.4亿元。
想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2022-2027年版医疗机器人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