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海鲜行业消费量与需求潜力分析

2022-07-22 13:45

  中国海鲜消费需求量是多少?海鲜又称海产食物,海鲜隔夜后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包括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软体类等品类。虽然海带这类海洋生物也常是被料理成食物,但是海鲜主要还是针对动物制成的料理为主。

  2022中国海鲜市场消费量与需求潜力分析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海鲜消费最大的国家,并且以每年6500万吨的海鲜消耗量,占据全球海鲜消费量的45%。中国海产品进口额从2015年的80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70亿美元,超过了2020年日本的进口额,当前进口额为140亿美元,这一增长是由虾、鱼粉、螃蟹和三文鱼推动的,所有这些都呈现出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合计占进口增长的94%。

  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进口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进口额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1%,凸显出对更昂贵形式的海鲜蛋白的需求转移。与此同时,美国从2016-2021年经历了7.1%的复合年增长率,其中,三文鱼增长10.3%,螃蟹增长19%,龙虾增长17%。

  自2013年以来,虾和鲑鱼等高价值物种的发展非常好,数量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6%和2%,价值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3%和2.8%。在疫情期间,牛肉、虾和三文鱼等高价值蛋白质表现更好,贸易额同比分别增长16%、17%和20%。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海鲜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显示:

  2020年,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为4633.46亿元,受疫情影响,海鲜餐饮企业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从 2019年的 17862家下降到15097家,减少15.48%。同时,我国人均海鲜消费量也从2019年的约32.82公斤下降到2020年的26.42公斤。2021年,随着疫情逐步稳定,海鲜餐饮行业迅速恢复生机。

  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尚处于成长期,只有42%的人口经常食用海产品。但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城镇居民以猪肉为主的猪牛羊肉等畜肉消费比重已从过去超过60%降至50%以下,而水产品消费比重则从过去的23%提升至30%左右。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分析表示,我国海鲜餐饮需求潜力巨大。

  从消费区域来看,东南部地区海鲜消费量较高,消费市场下沉渠道容易打通,而西部地区受冷链、交通等因素制约,海鲜消费量较低,消费市场开发难度较大。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海鲜餐饮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2020年,海鲜餐饮业排名前10位的品牌市场份额之和不足3%。

  随着海鲜市场竞争不断升级,一线城市海鲜餐饮消费转型主要出现正餐快餐化、外卖占比较高等趋势。同时,主要消费场景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相较于过去在店内用餐,线上订单需求量逐渐上升。以海鲜自助餐厅、日式料理店等为代表的海鲜餐饮业态也迅速成为流行趋势,海鲜主题餐饮尤其受到80后、9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热捧,海鲜大排档则成为消费热门之选。

  《2022-2027年海鲜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相关推荐

蛋白粉行业市场调研 中国蛋白粉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保险中介产业市场调研 监管部门强化清整保险中介行业

2022年雪糕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拓展阅读
快讯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