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行业市场调研 小龙虾加工助力小龙虾产业大发展
小龙虾行业市场调研
小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小龙虾产业链中,第一产业以小龙虾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小龙虾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以虾为基,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休闲体验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服务业。
小龙虾养殖虽然这几年市场饱和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其前景还是不错的,毕竟我国的"吃货"是非常多的;而且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可自繁自育,不需复杂的设备,技术简便,饲料易解决,适宜人工养殖。并且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这是其他虾类所无法比拟的。毕竟水产类产品运输就是一大考虑的问题,而小龙虾在这方面没有过多的担忧,另外,一般池塘精养每亩产量在400公斤、利润在1600元以上,可见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为4221.95亿元,同比增长22.43%,并高于2019年水平(2019年总产值为4110亿元)。该报告还指出,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虽然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上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恢复性增长。
从小龙虾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来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和江西几个主要产区。以湖北潜江小龙虾产区为例,人们吃的小龙虾中,每10只中就有5只产自湖北,而其中3只便产自潜江。
从国内市场看,小龙虾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大中城市,北京、武汉、南京、上海、合肥、杭州、常州、无锡、苏州、长沙等城市年消费量均在万吨以上。近年来,消费区域不断扩展,西南、西北、华南、东北地区消费量逐年上升。从国际市场看,小龙虾国际市场需求也逐年上升。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价格迅速上涨,很多出口企业纷纷转向拓展国内市场。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小龙虾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眼下,小龙虾已经从一种季节性农产品,发展为全年供应的半成品预制菜单品。
预制菜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成型、调 味)等完成的菜品。用现代化标准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随后采用急速冷冻技术或真空技术保存,以及时保障菜品的新鲜度和口味。
在供需两端的刺激下,预制菜行业得以不断发展。根据中国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20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收入为313.81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速高达95.46%。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优质的预制菜企业通过不断的研发,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品类不断增多,通过品牌的建设,与下游渠道和客户的粘性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小龙虾是新生代最青睐的一个餐饮品类。疫情之下,小龙虾的社交属性不能够完全释放,未来随着疫情的好转,小龙虾预制菜应该是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此外,吃辣人群每年以20%的速度进行扩容,这对于小龙虾这个品类来说应该是利好的,所以小龙虾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多场景的局面以及节点。
小龙虾加工助力小龙虾产业大发展
从第二产业生产端来看,当前小龙虾主要还局限在高消费的大城市与产虾区周边,而各类成本让小龙虾非常昂贵,也制约了小龙虾的大发展。产虾区的深加工企业,可以成为龙虾高峰期的产量蓄水池。小龙虾大量上市的阶段,大量的龙虾价格非常低,深加工企业在虾区的存在,鲜活的小龙虾被锁鲜起来,等到其它季节在全国各地销售,也调节了当地养殖户的养殖收入与积极性。有了深加工科技的推动,小龙虾由夏天应季产品,变为一年四季成为爆品。
想要了解更多小龙虾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小龙虾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