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零售价格将实现“四连跌” 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2022-08-10 15:33

  成品油零售价格将实现“四连跌”,业内预计出现“五连跌”概率较大。近期,多国经济数据疲软影响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加之美国EIA原油库存意外增加等多重因素,国际原油价格承压下行。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零售端价格下调预期不断增强。

  8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8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下调0.10元、0.11元、0.11元。经梳理发现,待本次调价落地后,年内成品油零售价共经历了15次调整,呈现“十涨五跌”。其中,本次下调落实后,成品油零售价格将实现“四连跌”,同时也是2019年以来的首个“四连跌”。

  今年以来,汽油、柴油累计分别上涨1610元/吨、1550元/吨,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为1.26元、1.34元、1.32元。若仅从6月28日24时以来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四连跌”看,汽油、柴油的累积跌幅分别为1110元/吨、1070元/吨,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下调0.87元、0.92元、0.91元。

  数据显示,自7月27日至8月3日的六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依次为-0.35%、1.74%、1.86%、2.52%、1.30%和0.78%。截至8月3日,彼时参考的原油品种均价仍为101.83美元/桶,对应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50元/吨。但在此后,原油变化率不仅由正转负,且跌幅逐日加大。自8月4日第七个工作日开始,原油变化率依次为-0.12%、-1.09%、-1.64%、-1.76%。也就是说,截至8月9日第十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降至99.26美元/桶,对应国内汽柴油零售价的下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目前国内成品油主要的四种物流方式:管道、船运、火运、汽运来看,均各有利弊。运输成本来讲,管道运输费用最低,但主要被三大集团使用,汽运费用最高;运输时间来看,汽运最为灵活,实时调运,船运船期时间较长,火运亦存在运输周期长于汽运的弊端。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全球能源紧俏预计将使原油需求增加50万桶/日,并可能激起通货膨胀、减缓全球从新冠疫情中的复苏。IEA在其月度报告中将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上调21万桶/日,目前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总需求将达到9960万桶/日,略高于疫情前水平。未来5-10年,中国成品油行业的主线或是“在市场和政策双重引导下,加速行业供给侧改革,形成新的供需平衡点”。

  目前,中国主要对陆地油气资源进行开发,对海上资源开发相对较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波动变化,年产量保持在1.9-2.2亿吨之间。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95亿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9%。随着美国夏季石油需求的预期修正,即汽油需求出现明显降低,叠加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种种因素又致使计价周期后期国际油价震荡走低。总的来说,在供需双弱背景下,国际油价高波动性或成常态。

  从国内市场来看,2022年仍是炼油扩张年份,几大一体化炼化项目将先后达产,新增能力超过4600万吨/年。传统地炼产能置换进程滞后但步伐坚定,预计2022年有约2000万吨/年产能清出,炼油产能增加至9.37亿吨/年,成品油产量小幅增长至4.23亿吨。

  在“双碳”目标下,2022年成品油净出口将继续减少至3200万吨,成品油需求“非常态”修复结束,回归低速增长区间,预计成品油终端需求达到4.07亿吨。成品油高库存将逐渐成为常态,仓储方面将通过平台智能机器人进一步建设自动化成品油库和港口码头,成品油物流行业将更加市场化。加油站将通过智能化管理和多元化经营,实现综合能源服务一站供应,充换电效率将大大提高。

  业界人士认为,2021年国内石油流通领域标准化水平提升,行业规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成品油流通领域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行业监管力度逐渐加大。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获得行业数据,并分析使用行业数据不仅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亦可优化整体决策。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相关推荐

参与全民健身 共享美好生活 健身房行业市场发展如何

广州白云山旗下3家企业虚抬药价 生物制药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库存高企的奶粉业遭遇最难半年 奶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2

拓展阅读
快讯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