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股市大盘总结 2018年股市发生了什么?
伴随着2018半年报的披露,上市公司业绩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而媒体和机构也对A股上半年开始盘点。国信证券最新研报题为《复盘2018年股市,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跌下来的?》,文中认为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从1月24日至2月9日,第二阶段从3月12日至4月23日,第三阶段是5月22日至7月5日,而各个阶段的下跌又有不同的原因。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去杠杆下“社融同比大幅回落”和“信用利差大幅飙升”是造成股市下跌的最主要内因,而“贸易战”成为了市场下跌的催化剂。
以下为研报全文:
报告摘要
2018年以来,上证综指从高点到低点回撤幅度高达25%,市场在经历了1月份冲高之后持续出现大幅调整。复盘市场半年多的走势,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总结2018年以来的市场走势,我们认为去杠杆下“社融同比大幅回落”和“信用利差大幅飙升”是造成股市下跌的最主要内因,而“贸易战”成为了市场下跌的催化剂。
2018年以来A股的下跌由三个阶段构成
2018年至今,A股整体表现较差,以上证综指计,截至2018年7月5日收盘价最低点,全年累计下跌17.3%,在我们跟踪的全球主要市场股指中表现是最差的。而如果从年内高点3587(1月24日)起,到年内低点2691(7月6日)计算,回撤幅度高达25%。回顾这半年多以来的弱市行情,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三个下跌阶段中,各类主要资产价格表现情况如下:
第一,从上证综指下跌的幅度和速度看,第三次下跌(5/22-7/5)的幅度最大(-14.9%),第二次(3/12-4/23)指数下跌幅度最小(-7.8%);从下跌速度上来说,第一次(1/24-2/9)下跌最为迅速,仅半个月时间上证综指下跌了12%。
第二,从市场风格上看,创业板在第二次下跌期间相对大盘有小幅的超额收益,第三次下跌期间创业板较主板有较大跌幅,沪深300和上证综指涨跌幅相差不大,上证50指数在第一、第三次下跌过程中有小幅超额收益。
第三,对比海外股市表现来看,三次下跌中美股相对A股均有较高的超额收益,而且年初至今美股仍然实现了正收益,只是在A股第一次下跌过程中美股下跌幅度较大(-7.7%)。
第四,从大类资产价格比较来看,国债收益率在A股三次下跌中均有所下行,但幅度不大。而相比之下,产业债信用利差波动较大,前两次下跌中信用利差均明显收窄,但5月份下跌过程中信用利差大幅走扩。
总结年初至今A股与其他资产价格的表现,A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在全球股市中表现靠后,风格上创业板略好于主板,各行业收益率差异较大,消费医药相对较好。国债利率小幅走低,信用利差年初以来大幅走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