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硅料需求增速预期强 硅价有望企稳回升
昨日工业硅期货午后仓量双增,盘面快速拉升,资金大量涌入,主力日涨3.79%,收于13950元,突破60日均线,硅价中期走势有望向好。
从供应端近期表现来看,此次硅价快速反弹的原因并不在于限电。7月初,四川因水电紧张发布限电措施,但此次受涉及硅厂仅为3家,预计总减产1000吨左右,对整体产量影响不大。同时云南产区已进入丰水期,临近08交割月,在固定升水优势下,期现商采购交割级421#较为活跃,云南整体复产进度加快,大部分硅企已恢复正常生产,预计7月底高位开炉105-108台。综合来看,今年西南各产区复产进度虽有不同,SMM1-6月份云南+四川工业硅累计产量36万吨,整体供应呈稳步上升态势。

我们分析此次硅价快速反弹,主要与下游多晶硅需求增速预期加强有关,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1.多晶硅价格触底企稳
2023年上半年,受上游加快产能释放、厂库库存积压过高、上下游价格博弈等影响,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当前硅料价格较年初下跌近55%,倒挂部分二三线企业成本,随着硅料价格不断走跌,下游环节预期价位或以实现,采购力度大幅增加,6月中下旬硅料价格跌幅收窄。截止7月初,硅料、硅片高位去库近四成,库存压力较大缓解,市场情绪得以恢复,企业开工水平提升,硅料价格已近两周持稳,现复投料均价61-70元/千克,硅片初现小幅反弹迹象,国内本轮硅料价格调整或已接近尾声。
图:多晶硅现货价格

2.光伏产业指数估值低位
受“碳中和”政策、俄乌冲突下能源安全需求、光伏产业技术升级及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从2018年10开始,光伏产业指数经历了长时间的牛市表现。2022年下半年,光伏上游产能集中释放,产业链价格博弈加剧,高基数导致需求增速下移,国内光伏市场信心逐渐转弱,光伏产业指数下修估值,行业超跌明显,目前光伏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点,或更多表现为系统性风险。

从今年光伏装机表现来看,在各国政策的支撑下,2023 年全球国家光伏市场基本维持增量,2023 年全球装机需求保守估计为 344GW,同比或增加40%。国内方面,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我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 2389 亿元,同比增长 62.5%,其中太阳能发电投资同比增长 140.3%;2023年1-5月,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4.5 亿千瓦,全口径并网的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了 28.6%。“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全球光伏产业仍在蓬勃发展,国内光伏电池产业持续提质升级,对待光伏板块预期表现不宜过分悲观。
3.出口形势有望好转
美国:为了减少对中国光伏供应的依赖,2023年4月20日,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批准了国会审查法(CRA),以废除美方2022年实施为期两年的暂停征收新太阳能关税规定。近期中美双方就减少碳排放议题展开讨论,两方会谈将可能加强新能源领域合作,太阳能板关税有望松口,结合近期光伏上游价格低位趋稳,对我国光伏出口或形成较好驱动。
沙特:2021年,沙特阿拉伯承诺到2060年将净碳排放量降为零,并预期就此目标投资近7000亿里亚尔(约合1870亿美元),据InfoLink数据显示,2022年中东从中国进口11.4GW光伏组件,较2021年大幅提升近80%。今年上半年以来,沙特政府正在加深与中国电力企业的互动合作,7月12日沙特投资部到访工业硅龙头合盛硅业,再次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沙特光伏市场潜力巨大,在其新能源政策转型的支持下,未来我国光伏企业与沙特合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我国光伏出口形势有望进一步好转。
总体来看,多晶硅价格触底企稳、出口形势预期好转,以及在权益市场持续催化下,多晶硅需求具备潜在上行驱动,需求增速确定性加强,有望带动工业硅价格走出漫长寒冬。目前值得关心的风险点在于,有机硅终端需求持续疲弱,临近Si2308交割期,此前期现商囤积的421#硅,将在交割后大量涌进现货市场,短时间隐形库存显化,货物又无法较快消化,或对市场价格形成一定冲击。硅市反转之路仍较为曲折,仍需市场增强信心、静等花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