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10大债主集体停抛 中国为何反手买入205亿美元?

2023-05-18 10:27

  美国银行接连暴雷的3月,中国重新买入了2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是1427.4亿)的美债,并且10大债主集体停抛,为何中国为何反手买入205亿美元?如此反常的一幕是怎么回事?会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造成危险吗?

  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新一期的美债数据,3月海外的购买量,是过去2年为止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的第一大债主日本、第二大债主中国,双双选择了增持。

  3月中国购入了205亿美元的美债,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抛售,现在中国持有8693亿美元(约合6万亿人民币)美债。日本则增持了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是410.9亿),总持量1.1万亿美元。

  因为今年中美关系格外紧张,我看到不少网友对于增持美债都持有一些疑虑,觉得还是应该一抛到底。可以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美债也是国家机构投资组合的一个首要安全资产。我们可以从更商业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增持美债这件事情,它是我们外汇资产优化的一个投资策略。

  为什么是3月增持美债?因为3月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银行在接连暴雷破产。

  第一家倒下的硅谷银行,是美国自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倒闭最大的金融机构。硅谷银行垮了的3天内,美国签名银行也没扛住挤兑潮,成为第二家倒闭的银行。此后,还有多家银行传出破产风险,搞得美国是人心惶惶。

  金融市场对这种恐慌情绪格外敏感,美国的火一路就烧到欧洲,瑞士信贷银行受到牵连,加上它自己身上也是一堆烂账,百年老店最终被仓促并购。一系列事件催化之下,全球市场开启了疯狂避险模式,银行里的钱都拿出来买债券,而美债目前仍然是金融市场上最安全、流动性最强的债券,因此也成了这一轮避险的首选。中国其实也是在进行避险操作,所以我们在买美债时,同样也大举购入了黄金资产。

  3月中旬,2年期美债的收益率,曾在3个交易日内大跌100个基点,上一次跌得这么夸张,还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也降了差不多是60个基点。对于美国的债主们来说,大家需要通过增持美债的方式,来对冲美国银行业危机造成的影响。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38个国家、地区持有美债,美国银行业危机平地一声雷,其中32个国家都在3月增持了美债;包括中国在内的前十大债主,更是无一例外,全部选择了买进(新华财经数据)。

  这种现象确实很罕见,但也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决策。可以说,中国这次增持美债,实际上是一个避险的常规操作。虽然中美关系现在比较僵持,但美国政府的态度不是中方做决策的最大影响因素。

  中国买进或者抛售美债,还是为了更好地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截至4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是3.2048万亿美元,环比上涨了0.66%(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

  此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3月美元指数的下跌走势很明显,金融资产价格在全球范围内总体走高。换句话说,拿着太多美元,不如买美债划算。而中国今年的贸易顺差又持续走高,1到2月的贸易顺差是1168.8亿美元,3月也有881.9亿美元(海关总署数据)(共约合人民币1.4万亿元)。大多数国家跟中国做生意仍然是用美元的结算,我们收了这么多美元,美元指数却一路下跌,肯定是不划算的。

  大家反对美债,主要是怕美国像对付俄罗斯一样,冻结中国的资产。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美之间还没有到马上要撕破脸的程度。另外也有人说,美债不是要违约了吗?但是我告诉你,美债肯定不会违约,尽管它的国会两党现在吵得非常凶,关于债务上限的问题,但是到了临近的那个时刻一定会形成一个解决方案的,它不会听任美国政府破产或者停摆。

  拜登政府一直在喊话,希望跟中国各层级会见或者打电话,不管其中有几分诚意,都说明美国人还是想跟中国坐下来谈的。美国如果现在对中国资产下手,才是真正把中美关系往绝路上推。

  前两天,王毅主任和沙利文在维也纳的会晤,外交部的通报用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这几个词,来定义这场讨论,也证明了中美之间并非没有回转的余地。

  中方一直在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美债不是其中唯一的影响因素。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人民银行连着6个月买黄金,共计增持128.15吨黄金。目前,我国的黄金储备是2076.4吨。

  今年一季度全球抢购黄金潮中,我们的人民银行买了57.9吨,排名世界第二,只比新加坡央行少(界面新闻数据)。这就意味着,中国没有把金融避险的职能全放在美债身上,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调整外汇结构。

相关推荐

一季度全球债务升至约305万亿美元 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3月增持美债205亿美元 为什么突然增持美债?

美国银行危机时中日增持美债 美债危机为何不减反增?

拓展阅读
快讯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